《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一部宣扬孝道的经典读物,自元代成书以来,影响深远。它通过讲述24个孝道故事,教育后人尊敬父母、孝顺长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其孝行感动了天。尽管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他,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帝尧听闻此事后,将女儿嫁给了他,并最终禅让帝位给他。
老莱子,周朝人,以至性孝闻名。他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对父母的孝顺,更是对传统孝道的深刻诠释。
郭居敬,字仪祖,元代尤溪县广平村(今大田县广平镇)人。他博学好吟咏,不尚富丽,与仲凡、仲实俱以诗名。性至孝,事亲左右承顺,备得其欢心,居丧哀毁尽礼。郭居敬在元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迹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出现了《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应园先生邀请,为《二十四孝图》作序,进一步推广了孝道文化。
鲁迅先生曾点评《二十四孝图》,指出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这提醒我们,在传承孝道的也要理性看待,不应盲目追随。
《二十四孝》全名为《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编录年代在元代。其中故事大部分取材于西汉时期刘向所编辑的《孝子传》。成为儒释道家的通俗读物。《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云:「百事孝为先」。“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更是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这些孝道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和践行,以及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责任感。这些故事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今天仍需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