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这一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
1.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
规模经济的优越性之一就是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2.生产率的提高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规模扩大通常伴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1.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例如,如果一家工厂的产量从1000件增加到2000件,而成本从10万元增加到12万元,那么该工厂就存在规模经济。
2.规模不经济
与规模经济相反的是规模不经济,即若厂商的产量增加一倍,而成本增加大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例如,如果一家工厂的产量从1000件增加到2000件,而成本从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那么该工厂就存在规模不经济。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规模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产品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3.采购优势
规模经济还可以带来采购优势。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其采购量也会增加,从而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
规模经济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可以实现长期平均总成本的下降,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规模经济并非无限制,当生产规模过大时,可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也要注意避免规模不经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