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探讨为官从政的哲学原理
一、公权私用的悖论
当官发财,看似一箭双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悖论。公权私用,不仅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违反党纪国法,更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害。我们党自诞生以来,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者必须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用于服务人民,而不是谋取个人私利。
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负其责。共产党人的为官之道、从政之德,就是干出造福人民的好成绩。人事有代谢、工作有更替,但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是无止境的。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应当注意些什么?作为工作接力中的一棒、事业发展中的一环,“为官一任”既要“瞻前顾后”,又要“脚踏实地”,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三、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
其原理在于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不足,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从影响方式来看,政策性银行通过提供特定的金融支持,如低息贷款等,助力相关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多为政府注资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这种引导作用,既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四、贪腐行为的危害与原因
贪腐,简单来说,就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公共资源或个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风气,导致社会不公和不平等。贪腐行为有多种形式,如受贿、滥用职权、侵吞公共财产等。贪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欲望的驱使,也有制度漏洞的利用。
五、清正廉洁与干事创业的统一
“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品质。然而现实中,有的干部在高压反腐、巡视利剑之下变得“畏而不为”,借口规矩多了、要求严了、不敢干了,把干净与干事、廉政与勤政对立起来。殊不知,干净和干事从来都是一体的。只有干净干事,才能干好事、办实事。
六、做官的人生价值
做官的真正好处是什么?卓泽渊教授认为,在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做官者可以利用公权力动员更多力量,发挥才能,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对父母、组织培养的回报。
七、圆滑与好官的辩证法
所以说人性是复杂的,官场的事情讳莫如深,用普通人的眼界来看真的看不到这人的深处,好与坏的界限不明显,要在官场立足得学会圆滑,要当一个好官就不要怕得罪人。这样看来,王东京说的“圆滑”与“好官”的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八、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冰心的祖父谢子修所撰的自勉联。领导干部的修养、行止,也需要把握好这样的辩证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官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