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

时间:2025-02-25 17:36:11

行为举例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是否针对具体的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如行政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立法,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这是基于行为适用范围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行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种类,可以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几种。执行性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为执行法律或者上位规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不创设新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依据适用范围、规则确定性、实施条件和参与方等因素。根据行为对象的普遍性,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分类是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行为的划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实事可分为哪两类

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那些法律事实,主要包括:人的出生、死亡。如人的出生、死亡会导致户口登记、注销等行政法律关系。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法律事实分为两为: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但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可以表述为,这些事实的出现与否,是个人无法预见或者控制的。能够产生导致一定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另外无行为能力人所为的行为也属于事件;人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分类及其案例?

内部行政行为,比如说行政处分,可以理解为体制内官对官的行为。例如民警小张连续旷工被记过,这就是公安局对小张的制裁,即行政处分,是官对官的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比如说行政处罚,可以理解为体制外官对民的行为。例如交警处罚闯红灯的老王,即行政处罚,是官对民的行为。行政违法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案例90号:贝汇丰诉海宁交警礼让行人成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重要的一环。案例137号:剑川县检察院诉森林公安局环境公益诉讼案例,体现了《森林法》和《行政诉讼法》对环境保护的司法保障。案例138号:陈德龙诉成华区环保局逃避监管排放行为受到《水污染防治法》的严厉惩处。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本案中市政府发布的通告,明确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而该市原仅有甲、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这就意味着剥夺丁三家屠宰场的屠宰资格。

感谢您抽出时间读完本文。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Copyright句子群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7967号-14  站点地图